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,農村土地大量被征用,產生了一個獨特的社會弱勢群體——失地農民。他們缺乏穩定平衡的支撐,游離于農民與市民之間,成為種田無地、就業無崗、保障無份的“三無農民”,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發展的不穩定因素,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。為了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,維護社會穩定,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,用以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。一般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金來源由政府出資、土地補償款集體補貼、個人繳費三部分組成,個人繳款部分,按照不同的年齡段采取不同的繳費比例,按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繳費基數,并且逐步提高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。
在對失地農民的管理上,由于涉及人員眾多,數據量龐大,資金賬戶管理復雜,政策調整性大等原因,傳統手工管理壓力巨大。應用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管理系統可以實現計算機自動化管理,大大提高工作效率,減少工作量,增加工作準確度。
主要功能:
1、參保人員管理
對失地農民基礎信息進行統一的管理,包括人員信息、征地情況、社會關系的管理。
2、待遇審批
待遇審批是指參保對象到齡應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時的審批管理。參保人員滿足享受待遇條件時系統會自動跨檔提醒,審批機構操作人員審批后(可批量)轉入可享受人員。
3、待遇發放
根據待遇發放標準系統自動發放保障待遇,待遇發放情況可打印、匯總、查詢、統計。
4、個人賬管理
對失地農民個人賬戶資金收、支、余額及利息的統一管理。結息日系統根據銀行利率自動結息,生成結息臺賬。
5、系統設置
針對銀行存款利率、發放標準等參數的動態設置與管理。
6、統計分析
提供查詢統計工具,快速、有效的完成各種數據的查詢、統計、分析。